媒體報道
【學習強國】健康知識丨臺州玉環(huán):每天超劑量注射胰島素,血糖依舊爆表!醫(yī)生一看,打錯了!
點擊次數(shù): 967 信息來源:學習強國 作者:陳真真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23/4/2065公斤的體重,每天超劑量注射76單位胰島素,口服兩種降糖藥,可血糖依舊天天亮紅燈!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邪乎!每天超劑量注射胰島素 血糖始終居高不下
陳伯今年60歲,是位資深的“糖友”,早在8年前發(fā)現(xiàn)患有糖尿病,便每天早晚注射10單位的胰島素降血糖,同時聯(lián)合口服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兩種降糖藥,血糖一直控制尚可。
可去年下半年開始,怪事發(fā)生了!陳伯按老方法操作,但每天測出的血糖都嚴重超標。以為是胰島素劑量不夠,他便自行開始增加注射量。
一天接一天,一個單位加一個單位,數(shù)月下來,陳伯每次注射的劑量加到了38單位,每天注射量高達76單位!有時血糖太高,陳伯還會在飯后再追加注射10單位。
要知道,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一般注射0.5至0.6單位胰島素,很少超過每公斤1單位。而一米七五高個的陳伯只有65公斤,每天76單位的胰島素已遠遠超量。
但邪乎的是,陳伯的血糖始終居高不下,飯后都在15mmol/L左右,最高時都有22mmol/L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超劑量胰島素外加兩種口服降糖藥,這血糖怎么就降不下來?
冤種!藥效大打折扣不起作用 竟是因為操作錯誤
近日,帶著一肚子疑惑,陳伯住進了浙江省臺州玉環(huán)市人民醫(yī)院內(nèi)分泌科。內(nèi)分泌科副主任王愛芳帶領(lǐng)團隊開啟“探案”式診查,就在體檢時發(fā)現(xiàn),陳伯肚子上的局部脂肪都已萎縮并形成硬結(jié)。只一眼王愛芳便斷定,陳伯在胰島素注射方法上肯定有很大的錯誤。
醫(yī)生在為陳伯檢查
果不其然,追問下得知,陳伯每天注射的部位都在肚臍邊兩個固定位置,也正是脂肪萎縮硬結(jié)形成的地方。而胰島素主要通過脂肪層吸收,陳伯一直沒更換注射部位,導致胰島素的吸收效果大打折扣,這也是血糖一直降不下的主要原因。
深問細節(jié),王愛芳還發(fā)現(xiàn),陳伯日常注射的胰島素屬于預混胰島素,注射前一定要搖動混勻,可陳伯都是拿起胰島素筆就直接注射。常年累月他還養(yǎng)成了“懶”習慣,本該每次注射都要更換的針頭,陳伯都是用上兩三天才換一次!這系列錯誤操作,也會大大影響胰島素的藥效。
找到原因后,內(nèi)分泌科護士長、糖尿病??谱o士林丹紅第一時間教學胰島素的正確使用方法,醫(yī)生們則根據(jù)陳伯的情況調(diào)整降血糖方案。
林丹紅護士長對陳伯宣教胰島素注射注意事項
經(jīng)過專業(yè)團隊診療,住院一周后,陳伯最終每天只需注射一次胰島素,劑量僅12單位,口服降糖藥也減少到一種,血糖便平穩(wěn)控制在標準值內(nèi),隨后順利出院。
老糖友并不老道,半年來白白打了這么多胰島素。陳伯直言,一定要把自己的慘痛教訓告訴廣大糖友,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!
注意!胰島素注射深有學問 一定要牢記要點
胰島素注射也是一門學問,林丹紅護士長告訴,注射胰島素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:
針頭要“一針一換”
1.針頭要“一針一換”
胰島素注射過程中應遵守針頭“一針一換”的原則。重復使用的針頭會鈍化,影響胰島素注射效果。
要經(jīng)常更換注射部位
2.要經(jīng)常更換注射部位
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分別為腹部、大腿外側(cè)、上臂外側(cè)和臀部外上側(cè)。注射部位應經(jīng)常輪換,兼顧大輪換和小輪換:
大輪換是指腹部、大腿、上臂和臀部四個注射部位間的輪流注射;
小輪換是指在每個注射部位內(nèi)以順時針方向輪流選擇注射部位。
每次注射點應間隔至少1厘米,而且盡量避免一個月內(nèi)重復使用一個注射點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注射部位有疼痛、凹陷、硬結(jié)的現(xiàn)象,應立即停止該部位注射,直至癥狀消失。
捏皮正確方法
3.捏皮正確方法
捏皮的正確手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膚。如果用整只手來提捏皮膚,有可能將肌肉及皮下組織一同捏起,導致肌肉注射。捏皮時勿力度過大導致皮膚發(fā)白或疼痛。
注射前排氣注射后停留
4.注射前排氣注射后停留
注射前要排盡筆芯內(nèi)的空氣。注射完畢后針頭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,以確保藥物全部注入體內(nèi),同時防止藥液滲漏。單次劑量較大可適當延長停留時間。
胰島素的保存
5.胰島素的保存
任何未啟封的瓶裝或筆芯裝胰島素應保存在冰箱內(nèi)(2℃~8℃);
已開啟的、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儲存于室溫(≤25℃或30℃)即可,具體情況還應參考產(chǎn)品說明書。